2021年10月27日下午14:00,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王健君研究员应我校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的邀请,到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进行学术交流,并于5号教学楼1011做了题为《仿生控冰新材料》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黄木华教授主持,来自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和校内各学院的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包括金海波教授、董宇平教授、梁敏敏教授、李霄羽教授、李晓东副教授、黄厚兵特别研究员、蔡政旭特别研究员和宋廷鲁高级工程师等。
王健君研究员在进行学术报告中
王健君研究员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冰晶形成机制与控冰材料构建研究方面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发现。其中,王健君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临界冰核”的存在,他们发现纳米颗粒尺寸在促进冰成核能力方面的尺寸阈值现象具有普遍性,且与过冷温度简单成反比关系,而几乎不依赖于纳米颗粒的种类、结构等特征。
基于对水结冰这一重要相变现象的微观机制的深刻理解,王健君课题组巧妙地将他们的原创性发现应用于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低温保存以及防覆冰涂层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使用效果和重大的技术突破。其中,针对传统的组织和细胞冷冻技术使用具有生物毒性保存试剂的问题,王健君课题组开发基于抗冻蛋白的仿生控冰材料,避免了DMSO等有机溶剂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冻存细胞和组织的复苏率。此外,王健君课题组通过调控材料表面亲水和亲冰特性,有效阻止户外设备表面覆冰,目前已被应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表面除冰喷涂。
在报告的互动环节,在场的老师与同学们踊跃提问,与王健君研究员就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报告会开拓了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材料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师生的研究视野,为广大师生把握好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同时,也将激发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产生更多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
参加学术报告会的部分老师和同学合影
王健君研究员简介:
王健君,博士,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6年10月在德国美因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5月起,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担任课题组长。2010年2月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课题组长。近年来主要开展冰晶形成分子机制研究、控冰新材料的创制并应用于防覆冰涂层与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低温保存等领域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项目、重点项目等支持。近五年发表论文包括 Nature 、 Adv. Mater. 、 Angew. Chem. Int. Ed. 、 PNAS 、 J. Am. Chem. Soc. 、 Nat. Commun. 、 Sci. Adv. 等。申请PCT专利9项,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三月年会的亮点报道,被认为是该年会最具有市场化潜力的三个成果之一(9000多个报告中选出),并安排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Nature 、 Nat. Rev. Mater. 及英国广播公司(BBC)先后亮点报道了王健君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多次受邀参加美国高登会议、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微纳尺度传热传质国际会议及欧洲胶体界面会议等国际会议并作特邀报告或大会报告。现任《高分子学报》编委、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韩国高丽大学冰水研究中心顾问等。